扎根园林廿五载:从仲恺学子到行业匠人的成长密码
—— 对话广东风景园林营造名匠童志成
童志成,中共党员,广东风景园林营造名匠、广东风景园林专业杰出人才、广州市花卉行业协会副秘书长、工程硕士、建造师,现担任广州市芳村市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。2001年毕业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观赏园艺(风景园林)专业,毕业后一直在广东省内从事园林绿化行业的设计、施工管理和科技研发等工作至今25载。
知识浸润:良师益友点亮初心
回顾在仲恺的四年大学生活,童志成认为自己不仅积累了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,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还幸运地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。专业老师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在知识的传授上倾囊相授,无论是复杂的设计难题,还是前沿的行业动态,都为他耐心解答、指引方向。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,与他一起探讨专业问题,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灵感,在生活的点滴中相互支持、共同成长。他们一起参与学术讨论,各抒己见,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;一起漫步校园,观察校园景观,交流对园林设计的独特见解。这些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,在园林领域前行的道路上并不孤单,也更加坚定了他做园林园艺人的信念。
社团淬炼:从攥紧稿纸到自信发声
在大学期间,童志成广泛参与各种社团活动,积极参与班级建设,不仅担任班长,还加入校广播站担任编辑部部长。初任班长时,他站在讲台上宣读工作计划,手指将稿纸攥出深深的褶皱;加入校广播站担任编辑部部长后,深夜播音室的暖光里,稿纸上的修改痕迹比正文还要密集。广泛的社交,让他从腼腆害羞蜕变得自信自强。他认为,对外界的感知不用过于敏感,胆子大、脸皮厚,不是莽撞,是打开世界的钥匙。他笑言,就像哪吒踩着风火轮勇敢闯世界,大学生就该在社团活动中摔打成长。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的机会,只有不断挑战自己,才能突破内心的束缚,实现真正的蜕变。
千锤百炼:把每个作业当作“作品”
童志成在风景园林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,当谈及如何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擅长时,他幽默地引用了“我亦无他,惟手熟尔”来回答。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,逐渐积累经验。每一门课程、每一次作业、每一个实践项目,都需要认真对待。他回忆起大学时光,透露出对那段充实岁月的怀念。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,这些看似“笨拙”的坚持,让他在毕业时积累了厚厚一摞作品集,更让“认真对待每个细节”成为刻进骨子里的职业习惯。正是这种对专业的执着和不断练习,让他在风景园林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优势,也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热爱为基,规划为舵
对于许多还在迷茫中寻找方向的师弟师妹,童志成给出了自己的建议。当被问到是否一开始就热爱风景园林专业时,他表示,风景、花卉、旅游这些领域,确实是因为热爱才有动力。如果你对这个专业没有兴趣,很难在这条路上走得长远。他强调,坚守信心、不忘初心是至关重要的。要对专业、前景和未来有清晰的展望和规划,在遇到困难时,这份热爱和信念能支撑着自己继续前行。
同时,他还指出平台的重要性。一个好的平台可以让你接触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,少走很多弯路。在大学期间,他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,加入专业社团,结识了许多业内的前辈和优秀的同学。这些人脉资源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,还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。
童志成还提醒师弟师妹们要从自身条件出发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,要清楚地认识自己,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。同时,他也鼓励大家抓住时代的机遇,收获时代红利。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不断提高,风景园林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,不断提升自己,才能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经验为阶,求职致远
如今,就业形势日益严峻,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并非易事。谈及毕业找工作的经历,童志成感慨万千。“其实找工作的难度一直都存在,20年前是这样,20多年后也是如此,这与国家经济形势和政策密切相关。”他回忆起自己毕业时,虽然相对现在就业环境稍好一些,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。他建议师弟师妹们在求职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,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。不同的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同,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单位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。对于像风景园林、土木工程等就业前景相对较差的行业,他表示大家要调整好心态,做好吃苦的准备。“如果选择从工地基层做起,确实会很辛苦,但这也是积累经验、锻炼自己的好机会。”他强调,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,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。
行业深耕,能力为重
面对当前就业前景不佳的现状,对于打算继续深入园艺园林行业的人,童志成认为除了吃苦,还需要着重培养多方面的能力。他结合大学生的角度,给出了详细的建议。
在大一大二阶段,除了学好基础课,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出外参观、游学、实习,通过网络、展览会等渠道了解行业最新进展。这个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,要广泛涉猎,拓宽自己的知识面。可以参观一些优秀的园林作品,学习它们的设计理念和建造工艺;参加行业展览会,了解最新的技术和材料。大三大四阶段则要紧跟专业老师和外聘专家,参与实际性实验和基础性工作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,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。在实践中,要多思考、多总结,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对于想当公务员的同学,他建议在校期间要做好学生干部,熟悉行政管理流程。这可以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,这些能力在公务员工作中非常重要。而对于打算考研的同学,他提醒大二就要开始行动起来。考研需要长期的准备,要提前规划好学习计划,合理安排时间。
此外,他还提到了家庭园艺这个细分领域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家庭园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。如果对花卉有兴趣,同学们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。仲恺在花卉方面实力很强,校友圈也能提供很多帮助。
展望未来,引领行业
作为广东园林行业的专家,童志成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。他结合大湾区发展机遇和国家战略导向,将职业规划聚焦于政策对接、技术创新、资源整合、社会责任四大维度。
在政策对接方面,他表示要紧抓政策红利,深耕绿色经济赛道。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,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。需要紧跟政策步伐,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实际的发展动力。在技术创新方面,他强调要强化技术创新,细分园艺园林市场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新的技术和材料不断涌现。要积极探索,将新技术应用到实际项目中,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。资源整合也是他未来规划的重要内容。他计划通过优化资源整合,加强校企合作,拓展人脉资源。校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为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。同时,通过拓展人脉资源,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,推动行业的发展。
最后,他认为作为行业内的一员,肩负着社会责任。他将致力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,注重人才培养与传承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以技术革新为引擎、政策红利为跳板、社会责任为内核,通过资源整合与差异化竞争,实现从“行业的执行者”到“行业的引领者”的升级。
从校园里那个为设计作业熬红双眼的少年,到行业中带领团队打造城市地标的管理者,童志成的 25 年园林路,是 “热爱 + 坚持 + 突破”的三重奏。他用亲身经历证明:所谓行业精英,不过是把每个当下都当作成长的“关键帧”—— 在课堂上认真绘图,在社团里大胆发声,在工地中俯身实践,最终在时代的画布上,勾勒出属于自己的壮丽图景。
青年兴则国家兴,仲恺学子大有前途,希望大家在各自领域勇敢追梦,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。
上一条:跨界逐光,智领未来 下一条:园艺园林学院征集优秀校友事迹
【关闭】